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资讯 > 政务要闻

“铸造固废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5-04-09 16:45     来源:中铸协行发部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日,中国铸造协会在广西玉林市主持召开了由广西兰科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完成的《铸造固废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评价会议。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铸造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温平,中铸协材料分会秘书长、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沈阳铸造研究所造型材料与检测试验室主任、研究员尹绍奎,北京化工大学塑料机械及塑料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平,中铸协专家委员会委员、沈阳大学教授赵志立,中铸协专家委员会委员、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铸锻公司前董事长任兴武,中铸协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玉柴铸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宝成,博白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懿静7位专家组成了评价委员会。广西兰科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伟平、副董事长罗桂猛、首席科学家王宁、副总经理周强、财务部长李青、管理部副部长李丽玲等参加了会议。



本项目聚焦铸造固废高效转化,由广西兰科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历时四年多时间的科技攻关完成,通过四大核心技术实现全产业链闭环:


微湿法再生技术:攻克含树脂砂的粘土废砂再生难题,再生砂可100%替代新砂用于树脂砂制芯工艺;


固废高值化利用:开发专用改性剂,将铸造粉尘、炉渣与硫氧镁体系结合,制备A1级防火板(硫氧镁晶相占比超70%),并实现30%以上固废填充量;


矿物钢塑材料:通过界面改性增塑技术,将铸造粉尘填充量提升至60%,制成高强度户外景观用材;


土壤修复技术:利用膨润土和碳基粉尘复配腐植酸,研发兼具保水保肥、重金属固化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



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该成套工艺技术和装备实现了铸造固废的全量利用、零排放,真正做到把铸造固废吃干榨净,已实现产业化并广泛应用于铸造固废综合利用行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专家组现场参观了该项目生产运行过程和应用情况,认真听取了项目的工作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评价委员会最终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科技成果评价,认为“铸造固废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广西兰科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是一家从事多源固废协同资源化利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坐落于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广西玉林市,旗下拥有17家子公司,在广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均有产业基地布局,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多源固废协同资源化利用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共同守护我们的青山绿水家园。

公司内设技术中心和先行技术研究院两个研发机构,并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现有研发人员24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本科8 人,专业涵盖铸造、材料、化工、环保、装备等领域。实验室配备有: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XRF荧光光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等进口设备,以及集成式型砂检测站、激光粒度分析仪、比表面积分析仪、中试线等设施设备,研发设备涵盖了材料检测、中试验证、应用物化性能测试等方面,研发设备完善健全。

兰科历经20多年蓬勃发展,拥有专利67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独创的铸造废砂再生技术解决了行业70%铸造固废再生循环利用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自主研发的技术入选工信部《(2023年)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装备目录》、国家发改委《(2020年)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7年版)》,技术成果转化成效高。通过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荣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以及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荣获了2023年广西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三等奖、第二届广西企业创新创业奖——广西工业企业十佳奖、第二届广西企业创新创业奖——广西优秀新产品奖和第五届玉林市市长质量奖提名奖等多个奖项。

兰科凭借对环保事业20多年的不懈追求,进行持续探索与创新,逐步打造了完整的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并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打造多源固废交叉协同综合利用的闭环产业化技术体系,逐步构建传统工业固废、农林固废、养殖固废、新能源固废等多源固废协同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布局。积极拓展市场,与多家知名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功将传统工业固废、农林固废、养殖固废、废旧负极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副产物无机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产品,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共同推动环保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