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工信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1月22日)
今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同时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严格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布局,坚持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着力做好产业链建设,重点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加强企业服务,强化工业运行监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1-12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0.1%,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
(二)工业投资完成情况。1-12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完成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9.7%。
(三)上规入统完成情况。1-12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3家。
(四)工业用电量情况。1-12月,全市工业用电量4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
二、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目标,推动四大产业集聚发展。今年以来,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工业企业出现增速下滑,产业链发展受阻。针对这一情况,我市加强对产业链条的服务力度,全力疏通产业链条堵点。我局多次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努力将疫情对工业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3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复工复产,5月初,实现产业链全线复工复产。目前,我市工业企业生产水平与去年同时期基本持平。此外,我市出台《2020年全市制造业攻坚突破年实施方案》,重点聚焦机械制造、大健康、新材料、服装皮革四大产业,打造四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快制造业集聚。1-12月,四大产业共有规上工业企业241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95个百分点。机械产业形成以玉柴集团为中心的“黄金”产业链,玉柴实现逆势上扬,玉柴集团保持产值同比增长25%以上持高速增长。同时玉柴纯电动商用车实现整车生产。新材料产业铜基新材料、不锈钢、新能源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链已初见雏形。大健康产业增速回升,服装皮革产业加快恢复。
(二)全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今年以来,我市以“双百双新”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一是全力推进“双百双新”项目建设。我市列入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共23个,总投资982.7亿元;“双百双新”项目本年度累计完成投资64.4亿元,占全年投资任务的103%。其中玉柴纯电动商用车建设项目6月28日竣工,柳钢中金500万吨不锈钢项目与12月3日实现竣工点火,同德计算机、兴业柳钢资源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吨氧化钙(一期)——年产160万吨氧化钙项目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二是积极抓好“双百双新”项目谋划工作。我局根据产业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谋划了“双百”项目11个,“双新”项目55个,其中部分项目已经签约开工。三是做好第三批“双新双百”项目上报工作。我市获自治区批准列入第三批“双百双新”项目为6个,其中“双百”项目1个(70万吨锂电项目),“双新”项目5个。四是做好“千企技改”工程高成长性行业冠军培育工作。推荐了玉药搬迁、高林林业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整体搬迁技术改造升级项目等一批项目到自治区重点培养。
(三)加强工业企业服务,全力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冲击,我市加强对工业企业指导服务。一是全方位落实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防控物资保障。紧急调度120万只一次性口罩以及20吨消毒液专门用于企业复工复产。同时积极帮助企业联系医药公司,尽可能帮助企业购买防护用品,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保障。二是加强对疫情期间工业企业发展支持。疫情期间,我市出台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16条政策措施。市政府财政拨付3000多万元用于疫情期间企业用工、上规入统,工业企业基础电费减免、重点行业仓库租金等方面进行补贴或奖励,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增强企业复工复产信心。三是全力保重点企业满产达产。重点做好玉柴、柳钢中金、正威等重点企业服务工作,为玉柴等企业开具200多份协调函,帮助疏通交通物流运输;帮助正威申请新兴产业融资担保资金,化解融资难题。同时通过开展2020年玉林市“外贸精品转内销”工厂直销节的直播活动、组织企业参与“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的电商促销等活动,帮助企业出口转内销,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企业营业收入。四是继续推动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切实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全市获准参加10千伏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大工业用户317家,市场化交易成交电量13.13亿千瓦时,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1.13亿元。五是积极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截至12月,“惠企贷”贷款业务累计完成126家企业贷款共9.04亿元,新增担保贷款17.16亿元。
(四)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平台吸引力。我市10个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7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8%;完成工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6.24%。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全市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0.47亿元,同比增长26.38%。目前,龙潭产业园首次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宾馆、购物中心等项目全面竣工。健康产业园“四纵三横”交通网络形成,园区供电、供水、供气、绿化工程均建成或开工建设。玉林(福绵)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园热电联产项目三期开工建设。各大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正常。。二是加快建设标准厂房。我市工业园区66个标准厂房项目计划建设标准厂房面积208.76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含建成)181.17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81.5亿元。
(五)扎实推进节能减耗工作,保护蓝天绿地碧水。1-12月,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5.4%,规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8%。一是积极开展工业窑炉(锅炉)节能升级改造工作。目前,燕京啤酒已完成2台20蒸吨/小时煤烧锅炉淘汰,建成10台4蒸吨/小时天然气锅炉并已投入使用;北流市鹤云建材、北流市雄成瓷业煤改气顺利完成。二是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积极组织玉林经济开发区创建绿色园区。鼓励银亿、中金等公司开展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资源化技术研发和应用。继续督促银亿公司加快处置堆存冶炼废渣,目前银亿公司累计已处理冶炼废渣104.5万吨。三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今年以来,我局通过深入现场督促城区周边生产的华润水泥、永耀玻璃、皇宫建材、燕京啤酒等企业认真做好厂区无组织扬尘治理工作。指导做好重污染企业搬迁或改造工作。北流市鹤云建材完成天然气辊道窑和天然气隧道道窑升级改造;北流市雄成瓷业煤改气隧道窑项目已经试产。同时,切实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企业锅炉整治检查工作。
(六)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疫情发生以来,我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积极承担企业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加强疫情防控医疗物资的调度、管理、发放,及时发放疫情应急医疗物资。截止2020年底,市医疗物资保障组共调度一次性口罩818.3万个、手持红外线测温仪8193台、N95口罩32115个、消毒酒精75%7458瓶、防护服9898套、隔离服6265套、消毒液12040瓶以及一次性鞋套、护目镜、眼罩、防护面屏、智能体温计等一批医疗物资,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人员、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开学等需求。同时市医疗物资保障组积极接收社会医疗物资捐赠,规范捐赠流程管理。截止2020年底,市医疗物资保障组累计接收捐赠一次性口罩(含外科医用口罩)等233493个,N95口罩(标称)10708个,测温仪396个,消毒液14900kg,医用酒精2280kg,手消毒凝胶/免洗消毒液440瓶,防护服3213套,以及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服(衣)、医用手套等一批医疗物资,折合人民币约2004万元。
三、目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部分出口企业出现订单锐减,出口受阻的情况,同时企业产品转内销渠道不畅,导致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1-12月,全市累计规上负增长工业企业260家,累计停产企业15家。
(二)工业项目建设推进不理想。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出现部分工业项目建设不能按时竣工投产。柳钢中金500万吨不锈钢项目原定于今年4月份竣工投产,现推迟到12月份点火;玉柴纯电动商用车建设项目原计划5月份竣工,被推迟到6月份竣工;车用智能氮氧传感器项目原计划今年年底竣工投产,现推迟到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此外,受疫情影响,今年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加大,导致企业技改意愿较低。
(三)工业企业服务有待加强。今年以来,我市加强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力度,但是仍存在有数据漏报少报的行为。从组织核查情况看,部分行业企业存在少报漏报的情况,如一些预拌搅拌站、木材加工企业,存在有些进来原料没有发票、销售时对方不用开发票,企业管理不是很规范,存在有产值数据漏报的行为,未能做到应统尽统,工业企业服务仍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抓好工业“十四五”规划编制。根据国家、自治区工业“十四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实际,主动融入国家、自治区发展战略,重点围绕“东融”“南向”,做好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谋好我市“十四五”工业发展之局。
(二)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产业链集聚发展。按照“工业强市、工业发展优先”战略部署,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大健康、新材料、服装皮革四大千亿产业链,牢牢抓住工业投资不放松,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机械产业坚持“强链”发展,做好玉柴集团配套企业服务,加快打通玉柴纯电动商用车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争取将机械产业打造成全国重要的产业链。新材料产业坚持“建链强链”为重点,加快推进柳钢中金500万吨不锈钢项目达产,着力推进70万吨锂电一期、正威两条年产25万吨连铸连扎铜杆生产线项目及正威华能线缆项目建设,打造新材料铜基新材料、不锈钢、新能源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链。大健康产业坚持“延链”为原则,谋划几个招引重大中医药产业项目,研究推进整合做大做强玉药正骨水、云香精、湿毒清等老字号中药品牌,补强中医药发展之短板。加快推进兴业金怡15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向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服装皮革产业紧盯前端纺织、纺纱、织布和后端服装制造,推动产业往服装设计、销售、印染等生产环节延伸。此外,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振兴轻工业上也要引进组织一批重大项目开工、竣工。
(三)下更大力气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下更大力气招商引资,加快补齐工业短板。围绕我市四大千亿产业和轻工产业,重点围绕“东融”“南向”,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以开展“三企入桂”为契机,紧盯谋划的重大产业项目,重点聚焦四大产业,以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为目标,加强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推进超华铜箔、正泰新能源电器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开工。
(四)加快资源整合,推进工业园区高水平建设。继续加大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力度,明年要在加快建设竣工今年开工建设的5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基础上,要新开工建设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以上。要加快资源整合,结合谋划大产业、跳出行政区域谋划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共同融筹措资金投入,共享税收分成的思路,探索市里与县市区共同开发建设园区新机制。整合白平产业园、龙潭产业园及周边乡镇可利用林场、农场土地,谋划我市临港大产业基地;加快五彩田园到先进装备制造城段发展大道建设,研究整合玉东现有高新区、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陆川北部工业区和北流轻工产业园塘岸片区,谋划新的玉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园要整合大平山食品产业、牛腩粉产业园,提升产业发展空间。结合“东融”产业导入规划建设好轻工产业园区,启动空港产业园规划。
(五)以工业企业服务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培育工业企业上规入统,力争完成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继续落实好厅级领导服务企业以及特派员等制度,多种渠道帮助工业企业开拓市场,服务停产减产企业转产复产。深入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工业经济调度服务,加强煤电油运调度服务,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六)整合县市区、市直开发园区资源。统筹谋划组建100亿以上的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筹措更多产业发展建设资金,加快园区标准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以资源、资本引产业、引项目助推产业加快发展新模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